今天分享的是:汽车零部件行业:智驾芯片嘉多网,核心部件壁垒高筑,国产替代正当时
报告共计:27页
智驾芯片作为智能驾驶的核心部件,壁垒极高,因其设计制造难度大、资金投入高且验证周期长,是智驾系统中价值量最高的部分。SoC是汽车计算芯片的主流趋势,专为自动驾驶功能设计,用于决策层,其性能主要从算力、存储带宽、功耗等维度衡量。技术方面,舱驾一体化趋势显著,可降低成本,英伟达Thor、高通8775等单芯舱驾一体方案2025年将规模化量产,且随着智能驾驶级别提高,大算力与先进制程是后续发展方向。
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芯片需求。各地区政策持续加码,准L3及以上智驾加速渗透,智驾平权趋势明显,NOA配置价格下探,高阶智驾下沉至10-20w车型,而20万以下车型约占中国乘用车市场60%,此前多不配备NOA功能,渗透率提升空间大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,2023年全球/中国ADAS(L1~L2+)SoC市场规模分别为275/141亿元,预计2028年分别达925/496亿元,2023-2028年复合增速28%/29%,ADS市场(L3~L5)预计2030年全球规模达454亿元。
市场竞争格局上,2024年英伟达以39%的市场份额居国内智能驾驶辅助芯片市场首位,搭载于理想L系列Max版等高端车型;地平线市占率11%,出货主力为征程5,集中于理想Pro版本。智驾平权趋势下,市场下沉,中低阶方案占比将提升,国产化方案凭借低成本优势和产品能力提升有望突围,地平线、黑芝麻智能等国产厂商份额或进一步提升。目前智驾芯片行业整体处于高投入、高增长、低盈利阶段,厂商普遍亏损,但规模效应逐步显现,亏损率缩窄,地平线预计最早2027年可实现盈利。
展开剩余83%车企也在积极自研智驾芯片,特斯拉从外采转为自研,所有车型均搭载自研芯片,最新AI5芯片算力高达2000Tops以上;国内如小鹏图灵芯片、蔚来神玑芯片等已实现或计划量产上车,自主品牌中低端车型国产化替代趋势显著1-181🔷1-182🔷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